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单一成分药,一类为复方制剂。
单一成分类退烧药包括阿司匹林、对扑热息痛(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仅限外用)、吲哚美辛(仅限外用)。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尽管是以单一成分制成制剂,但由于不同厂家生产会有不同的商品名称。比如扑热息痛常用的有扑热息痛泡腾片及口服液、必理通片、泰诺止痛片及泰诺控释片、百服宁、必克等。儿童单方制剂常用的有必理通儿童液剂、必理通儿童滴剂、幼儿泰诺退热口服滴剂、儿童百服宁退热镇痛咀嚼片、儿童百服宁口服液及一滴清口服液、小儿退热栓、安怡口服液、扑热息痛凝胶(果冻型)等。限定只能用于复方制剂,不可以单独应用的活性成分包括咖啡因、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异丙氨替比林。
复方退热类制剂主要指含有退热成分的感冒药物。如含有扑热息痛的复方感冒药有氨酚待因、丽珠感乐、尼克、散利痛、泰诺片、雷蒙特、蓝迪、快安感冒液等。儿童常用复方制剂有小儿速效感冒冲剂、复方扑热息痛溶液、小儿泰诺感冒糖浆等。此外,近年国内又开发出一批扑热息痛与中药组合而成的复方制剂,如康必得、三九感冒灵、感康片、速效伤风感冒片、伤风素等。
常用退热类药物的作用 特点及应用
一、西药类
1.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解热作用较强,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持久。本品对胃肠道刺激小,对凝血机制无影响,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损害,是较安全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因此,老年人和儿童宜服。口服后约30分钟起效,血药浓度在0.5~2小时可达高峰,作用可维持3~4小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小儿首选的退热药。从成人用必理通(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0.5克)的用量也可看出,扑热息痛制剂在临床得到了普遍应用。儿科剂量:10~15毫克/公斤体重/次。滴剂市面上最多见的是泰诺林/百服宁滴剂。滴剂较常用于婴幼儿,服用方便,口感好,小儿依从性好。安佳热为肛门给药的对乙酰氨基酚制剂,用药频率较低,但对小儿服药不顺从者,仍为给药途径较佳的药物。
2.布洛芬
布洛芬其镇痛作用较强,比阿司匹林强16~32倍;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作用较之更持久。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病人可以选用。布洛芬与扑热息痛二者都是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在体温高于39.2℃时,布洛芬每次10毫克/公斤体重比同剂量的扑热息痛更有效,且退热时间较长。市面上较多见的布洛芬小儿退热剂是强生公司的美林。美林规格有15毫升、30毫升、100毫升。15毫升的是滴剂,适用于婴幼儿。美林的出现,几乎是小儿口服退热治疗的里程碑。美林的退热疗效等同于静脉给药。美林的用法是:每次0.25~5毫升/公斤体重。很多家长比较喜欢使用美林。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类似产品。如恬倩(布洛芬混悬液)等。
本品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轻,易耐受,是此类药物中对胃肠刺激性最低的。布洛芬对血象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服用方便。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其次是腹泻、便秘、烧心、上腹部痛;偶见有头晕、头昏、头痛和斑丘疹性红斑或麻疹性皮炎及全身瘙痒的报道,并可发生尿潴留和水肿,故有心功能不全史的患者应慎用,肾功能明显障碍的患者使用此药有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报道,故肾功能不良者也应慎用,并作严密监护,孕妇不宜应用。
3.阿司匹林
阿斯匹林是最经典的解热镇痛药,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对慢性疼痛效果较好,对锐痛或一过性刺痛无效。此外抗炎和抗风湿作用也较强,急性风湿热用药后24~48小时即可退热,关节红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本品小剂量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延长出血时间,防止心、脑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在上世纪80年代前曾作为首选的退热药,普遍用于小儿发热,其退热效果肯定。但国外学者已发现阿司匹林可能诱发小儿脑病并发内脏脂肪变性,称瑞夷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0%~30%。因此,小儿在选择退热药物时,应避免应用阿司匹林,特别是在水痘等病毒性感染过程中。国外禁止16岁以下儿童使用这种非处方药退热。该药胃肠道刺激大,对血小板抑制明显。另外还有过敏问题,易致大量出汗等。目前国内市面上多见的阿司匹林退热制剂是巴米尔(阿斯匹林泡腾片)。
4.吡唑酮类药物
这类药物属处方药,不良反应多,患者不能自行应用。这类药物中的复方氨基比林是经典的退热针剂,又名安痛注射液,含有安替比林,苯巴比妥等。退热效果非常好,惟一缺点是安全性不好。可引起剥脱性皮炎、再障、粒细胞减少等,虽然发生率低,但是潜在的危险不得不重视。安乃近比较常用的是用注射液滴鼻,剂量一般是1~2滴/每次。副作用与复方氨基比林相似,但骨髓抑制更为明显,目前已经处于逐渐自然淘汰状态。
5.吲哚美辛(消炎痛)
本药对不易控制的长期发热及癌症发热疗效较好。但由于其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多,发生率较高,且较严重,故不做一般的解热镇痛长期用药,也不亦用作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近年医生应用吲哚美辛灌肠治疗婴幼儿发热效果较好。如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发热。治疗前平均体温(39±0.5)℃,采用吲哚美辛1毫克/公斤体重加生理盐水5毫升进行灌肠,治疗期间需要配合其他对因和对症治疗。
二、中药类
西药退烧作用较强,使用后易大量出汗,可以使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但是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出现休克等情况,使病情更加复杂。因此中药退烧药就成为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小孩、体质虚弱者的选择。
1.单药提取物类退热药
如柴胡注射液、羚羊角注射液等。中药柴胡、羚羊角具有明确的退热作用,由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或者注射液,可以用于体温超过38.5℃的高热病人,或者有抽搐危险的低热病人。这类药物起效较快、作用缓和而持久,一般不会导致大量出汗等后果。临床上适应证比较广泛,当病情急重时多选注射给药。
2.复方制剂类退烧药
具有退烧作用的复方中药制剂,除了退烧,还可以对病证本身进行治疗,包括麻黄汤、银翘片及清开灵注射液等。目前常见的感冒多发生在受凉或受风后,除了发烧,还常有怕冷、怕风的表现,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可以选用感冒清热冲剂、强力银翘片、正柴胡饮等。这些药物均有辛透散邪的功效,可以实现中医所谓的“驱邪外出”,用药后体温可以下降,并伴有其他症状的好转。对于外感风寒所致的高热,还可采用麻黄汤散寒解表、驱邪外出。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被称为“温病三宝”,也是临床常用的退热之品,安宫牛黄丸常用于高热伴神志昏迷的病人,紫雪丹、至宝丹用于小儿高热,尤其是伴有惊厥者。
3.清热解毒类退烧药
很多以清热解毒为主的中成药,也可作为退烧药,如清热解毒口服液、热炎宁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银黄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等,主要应用在表证已经解除,但仍有内热的情况下。一般用在感冒的中后期,患者仍然发热,但已没有怕冷、咽痛、咳嗽咯痰、口干欲饮、小便发黄等表现。而且,此类药物还可以用在伴有发热的肺炎、胆囊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
退烧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解热镇痛药属于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病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了体温,可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应引以重视。鉴于发热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因此本类药物仅适用于热度很高或持续发热时间较长的患者。此类药物还具有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及月经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几乎无效。但由于它只对疼痛的症状有治疗作用,不能解除疼痛的致病原因,也不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故不宜长期服用。
应当指出的是,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体温升高时,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增多,有利于炎症的修复。但另一方面,发热会使体力消耗,感觉不适,影响休息,甚至可引起惊厥,年老者、体弱者在高热骤然降下时,有可能引起虚脱。故在应用本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老年人应适当减量,并注意间隔一定的时间(4~6小时),服药的同时,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为避免药品对胃肠道的刺激,应在餐后服药,不宜空腹服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龄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以及有上消化道出血和(或)穿孔病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本类药物。对有特异体质者,使用后可能发生皮疹、血管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应当慎用。如患者对本类药物或其中成分之一有过敏史时,不宜再使用其他同类解热镇痛药,因为这类药物中大多数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者应当慎用或不用。
此类药物用于解热一般限定服用3天,用于止痛限定服用5天,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得长期服用。
使用本类药物时,不宜饮酒或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本类药物与酸性食物(醋,酸菜,咸肉,鱼,山楂,杨梅等)同服,可增加对胃的刺激。服用退热净或阿司匹林时,不应食用含糖多的食品,如椰子、甜石榴、桃、葡萄、香蕉等,因这些药物容易和糖形成复合体,减少初期药物的吸收速度。
服用退烧中药时要注意不要食用辛热类食品,如辣椒、生姜等。可以进食西瓜、苦瓜等寒凉类的水果和蔬菜,以发挥协同作用。在服用本类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大便偏稀等现象,这是邪热外出的表现,不用紧张。患者服用此类药物后会微微出汗,要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及再次受凉等。而且要多饮水,及时补充体液。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营养丰富的饮食,如菜粥、蛋羹等,忌吃辛辣油腻及生冷之品,防止因饮食不节而加重病情,或使病情迁延难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