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 >> 昭光健康园地 >> 内容
科学养生 平安度夏
来源:本站原创 | 类别:昭光健康园地 | 点击:806

  一年之中,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们应该遵照季节的特点进行养生保健,使自己平安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使汗液排出,调节体温,以适应暑热的气候。
  在谈到夏天如何养生时,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盛夏防暑邪,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阴气。即《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中老年夏季养“长”有讲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规律。夏季,天地之气使万物的生命充满了生长的动力,所以说,夏季养“长”(成长)。大家都知道,四季都可以养生,但其实质是不同的。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天养“生”不好,提供给夏天的条件差,夏“长”也会不足,夏天就容易发生寒性病变。中医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阳,就是培养生命的动力和生命的热力。春季养阳,可使生命有生发的活力;夏季养阳,可使生命充满成长的动力。一个人总是生机勃勃,当然也就健康长寿。

  在我国中原地区,夏季是从立夏开始,一直到大暑,一共3个月。我们形容夏天的太阳是“赤日炎炎”,夏季气候的特点是酷暑闷热。因此,中医说夏季是阳中之阳,阳中之太阳。
  夏季,大自然万物都是繁密茂盛,物华秀美,人体也充满生机,活力达于外。夏季天地之气也给生命补充了动力,这就是夏季的养长之道。夏季的养长之道,是天之道,也是人之道。对于天之道,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思是,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就健康长寿;反之,则体弱多病。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物质与精神。说到物质,不外乎饮食起居;而精神,无非喜怒哀乐,下面我就分别叙述一下。
  饮食起居方面
  在饮食上,适当吃一些温性食物,多吃清淡的菜蔬;不宜多吃辛辣、热性的食物,也不宜多吃肥腻厚味食物。夏天,人们常用凉性的绿豆汤等食物来解暑,但也要适可而止;中老年人对生冷瓜果、冰镇饮料,更应敬而远之。因为,饮食过于寒凉,就会减弱春生、夏长之力量。当时可能不觉得怎样,几年以后,生命活力就会受到影响。另外,春夏季节服用苦寒药物,比如黄连上清丸等也不宜过量。
  春夏养阳,也不能太过分。不仅饮食上不宜多吃辛辣、热性的食物,在药物治疗、进补时也得倍加小心。比如,用人参、鹿茸,用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等热性药时,达到启发生长之气即可,万万不可多服久服而引动邪火。
  在夏季,除了饮食不宜贪凉之外,乘凉也不宜太过。夏季,酷热难耐,差不多家家都安装了空调、电扇。而我认为,空调冷气不能日夜开放,也不宜温度调得太低,更不能直对人吹,尤其是患有关节炎、脾胃虚弱或其他慢性疾病者。实在热得不好受时,摇一摇扇子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既能消除暑气,又可活动关节。
  若是吃寒冷饮食太过,服用寒凉药物太多,乘凉吹风太贪,那就要得寒性疾病了,如胃寒胃痛、食少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胸闷心痛、哮喘、畏寒肢冷、关节冷痛等病。夏季过于寒凉,可减低人的阳热之力,降低生命的活力,到了冬天,不但会有畏寒肢冷、脘腹冷痛等一般的病,还可能会生大病。其道理是,夏季寒凉太过,夏季不能养长,那秋天也就谈不上“养收”了;到冬至之时,还会生大病。例如,有的妇女就会发生上热(上热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下寒(腹冷腹痛)。如果连着几个夏天都不注意,那么,下寒就要加重,寒冷气结,若再加上气郁不通,那就易形成包块淤血的大病了。就好像一盆长势很好的花,把它放在火炉边,会烤坏,把它放在冰室里,也会冻伤一样。
  夏季,万物兴盛,瓜果蔬菜品种繁多。下面我列举一些夏季解暑食疗方法,读者朋友们可以根据目己的身体状况而加减利用。
  西瓜汁 西瓜汁能清热解暑,止渴生津除烦.降火利尿。对于暑天心烦、口渴发热、尿黄赤少以及痈肿疮毒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西瓜能养阴利尿,吃西瓜既能补充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又能清除体内的废物。它既是一味美食,也是一味净化机体的良药。但西瓜性寒,多吃、久用可伤阳气,引起腹痛、泄泻。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可服少许姜汁。姜汁既可中和西瓜的寒性,又能发汗透邪。
  绿豆粥 绿豆有清热解暑、解毒利水的作用,对于暑热烦渴、疮疖丹毒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绿豆性凉,身强力壮者可以久服,寒性体质者则应适可而止。比如,有人喝绿豆粥引起腹泻,就可加山药、薏米、红糖这些温中健脾止泻的中药来中和。
  翠衣鲫 鱼汤鲫鱼用油煎之后,沥去油,备用;锅内放水,放入盐、姜、葱、陈皮、胡椒适量,烧开;将西瓜皮90克切条,西洋参10克,紫豆蔻3粒和鲫鱼共入锅中,煮汤内服。本方既有清降暑热之力,又有温阳助生助长之功。畏寒腹冷肢冷的人,可多加姜、椒、蔻、参等温阳之品;暑热重者,西瓜皮可用至200克。
  冬瓜羊肉汤 冬瓜皮洗净切条与冬瓜子、冬瓜瓤3样先煮,20分钟后去皮褙子,再加羊肉片500克、生姜15克、葱白30克、良姜3克、胡椒3克、草果3克,煮30分钟后,加冬瓜条1000克,煮10分钟放入盐3克,即可食用。
  方中羊肉和葱、姜、胡椒温补,为夏季养生之道;于温补之中,加冬瓜清热、利水、解毒。本方可治疗暑热烦闷、痈肿疮毒、水肿胀满、咳喘、痔漏、小便淋沥等。切记:冬瓜子、皮、瓤都不要扔掉,要用它们先煮水。
  另外,夏季在进补之时,一定要配合淡渗利尿、疏通去浊之药物,才能保不滞、不塞,达到养阳的目的。夏季暑热后期,又多阴雨,湿气太重,补养之时不可太滋腻,肥腻厚味堵塞胃肠,阻滞经络血脉,就成湿热火毒了。例如,有一成年男子,平素健康,喜吃辣味,常吃麻辣火锅。夏季气候炎热,加上热辣羊肉,结果湿热内聚,眼睑上生出了麦粒肿,脖子上又长了发际疮。
  精神调试方法
  一般来说,中医强调精神养生要求中和。夏季精神活动一定要顺从养长之道。中医认为,夏季人的精神活动应该以“喜”为主。可用哈哈大笑来形容,这样可以使郁闷之气得以发泄;若是精神郁闷不乐,就拘束了气血的运行,容易诱发疾病。
  精神养生,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在夏季,不能“太过“,是指情绪不能过于亢奋,就是不能大怒;“不及”就是总不开心,郁闷不乐。应该经常想一些、做一些使精神愉快的事情,求其气和志达,气血散于外,但又不能冲于上。
  下面我举的两个例子,就可证明违背夏季养生之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例1:有一年夏天,一位38岁的男子,平素身强力壮,红光满面,但几日前,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他没有找人正确地疏导,而是聚友饮酒,猛吃辛辣肥腻。结果“借酒消愁愁更愁”,怒气有增无减。怒气带着热血上升,引发了脑中风,半身不遂。
  例2:川东一位农民,夏天灌溉农田时,因与他人争用抽水机,相互大骂,怒气上升,热血上涌,结果也导致了脑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以上是两个明显违背夏季饮食、精神养生之道的例子。“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中医有“冬病夏治”之说,说明夏季养“长”是给秋季养“收”打基础,秋季养“收”是给冬季养“藏”打基础。在夏季,培养成长之阳气,使其生机勃勃,阳气旺盛,阴寒之凝聚可以缓缓消散。三尺坚冰,非一日可以化解。病有多年寒凝包块之瘤疾,借夏季阳热的活力,加上温阳药物消散之力,可以消散此寒凝包块之病。
  总之,夏季养“长”之道一定要以温阳的方法,使生命充满动力。但不宜太过,也不可不及,保持情志平和,不宜大喜大怒;饮食注意多样化,但不可贪食生冷;居处宜清凉干燥,不宜过于贪图凉快;自己可常备些祛暑药,但注意不可过于寒凉。这样才不违背自然规律,才合乎养生之道。

  心脑血管病——夏季主要“杀手”

  2007年夏天,著名笑星侯耀文猝然离世,据参与抢救的有关专家分析,其突发心肌梗死与天气炎热、过度疲劳等因素诱发有关。炎炎夏日,引起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仍然是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中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等,是名副其实的“夏季杀手”。

  夏季,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增多或原有疾病恶化的原因有:
  1.高温时,中枢神经兴奋,人们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情绪易激动,可促使血压骤然升高,导致血管破裂,产生中风和心肌梗死。
  2.夏天,水分从皮肤蒸发、从呼吸道排出均明显增多,还因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严重丧失,如得不到及时充足的补充,将使机体血液浓缩、变黏稠;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使血管狭窄和闭塞,引起脑血栓、缺血性中风、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
  3.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为维持体温恒定,人体往往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皮下血管扩张以增加散热,同时心跳加速、增强,加重了心脏负担和氧耗,易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在热天来临之际,掌握以下安度盛夏的妙招有助于防患未然,减少疾病发作:
  1.保持良好心态,急躁情绪要不得,夏季天热,不少人常因一些琐事而与家人、邻居发生剧烈争吵,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甚至出现猝死的悲剧,应引以为戒。遇到矛盾或不顺心事时,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2.以清淡饮食为主,脂肪、蛋白宜减少
  3.瓜果蔬菜适当增多,及时补水是关键只是要注意,西瓜含糖分较多,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出汗较多时,还应适当补充盐分。
  4.保证充足休息睡眠,防止疲劳不熬夜
  5.空调使用有学问,防暑降温有诀窍。空调虽好,但若使用不当反可招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所以正确使用很重要。人体的冷热感觉除与周围环境温度高低有关外,还与湿度、风速及个体差异有关。例如,同样在30℃的条件下,若相对湿度为40%~50%,风速为3米/秒以上时,人不会感到热;若相对湿度为80%左右,风速小于3米/秒时,多数人感到闷热难熬。空调温度过高,达不到防暑降温作用;温度过低,又会引起患者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宜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为50%~60%,同时要保持一定的风速,使室内空气流动,必要时可在空调房间增加一台电扇,以增加风速。切忌骤热、骤冷,如患者从炎热的室外进入空调房时,须防止“冰火两重天”带来不良后果,要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
  6.坚持服药不松懈,调整治疗需商讨。与其他季节相比,在夏季,患者原来的症状一般有较大的改善,这会使不少患者误以为自己的病好了,就自行中断服药,常导致各种心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其实,疾病依然存在,一般仍应继续服用原有的基本治疗药物,如抗血小板、降脂、降压药物等。高血压患者若血压小于100/60毫米汞柱,宜酌情减少降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因夏天出汗较多,使用强效利尿剂应谨慎。若患者确实需要更改治疗方案,减少或停止某一种药物,应在医生指导或随访观察下进行较为稳妥安全。
  7.出现症状莫怠慢,及时就诊是良策。一旦出现心绞痛、心悸气急、头晕头痛、血压不易控制等症状,表明病情有进展或恶化,应及时就诊治疗,情况危急时应尽快赴急诊处理,切莫延误最佳抢救时机。

  闷热天气 小心中风“偷袭”

  提起中风,人们都不陌生。“这是老年病,年轻人离它还远着呢。”“中风在天冷时易发作,天热不会有事儿。”这是生活中不少人对中风的认识。

  事实真是如此吗?44岁的张先生,常常喝酒应酬,年纪不大却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前些天他出现头痛、眩晕、眼前发黑等不适,以为工作太累了,并没放在心上。可是前一天早晨,他起床后发现自己右半身麻木无力、说不清话,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结果确诊为脑梗死,颅内已轻度水肿,因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延误了病情。
  “冬季天气寒冷,确实是一年中中风的高发季节。为此,不少人放松了夏季预防中风的警惕性。”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也会诱发或加重中风,而且因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上45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越来越多。所以不管老人还是青年人,只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这些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就应时刻绷紧预防中风这根弦,有过中风史者更要加倍小心。一旦出现中风征兆要马上就诊,以减少致残、致死的危险。
  中风高发人群预防做好五点
  闷热天气为何能诱发中风呢?天气闷热潮湿时,人的情绪易烦躁、激动,导致血压上升;闷热会影响睡眠,休息不足也易使夜间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负担;夏季出汗多,人体水分散失快,若不及时补水,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增高使血流减慢,促进血栓形成;夏天普遍使用空调,若室内温度过低,与外界温差悬殊,频繁出入这样的房间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扩张,有动脉硬化者就易出现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这些因素都会诱发或加重中风。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者,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以及有中风史者,应积极预防中风,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注意水分的补充。即使不太渴时也要喝水,出汗过多时更应及时补水,尤以热茶或凉开水为好。半夜醒来、晨起后也应适量饮水,降低血黏度,预防血栓形成。其次,避免高盐和高脂肪饮食。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同时应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牛奶和豆制品的摄入,少吃高脂肪肉食,戒烟限酒。第三,保证规律生活,充足睡眠,适当午睡,避免过度劳累。第四,稳定情绪,避免激动。第五,即使天热也要坚持适量运动,老人可打太极拳、快走等,运动时间以清晨和傍晚为宜,别在烈日下活动。第六,坚持规律用药控制基础病,别凭自觉症状擅自减药、停药,定期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服药的剂量和种类。
  越早治,致残致死率越低
  “中风的治疗,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钟抢救就多一分治愈的把握,少一分致残、致死的危险。尤其对脑梗死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抢救效果最好。”临床上超过95%的病人因不认识中风征兆,刚开始有轻微表现时,认为“没事儿,是没休息好,睡会儿觉就没事儿了”,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45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延误治疗的情况更突出。
  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史,多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情况下起病,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严重时在数分钟内恶化,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并可有头痛和血压升高等症状。而脑梗死则起病缓慢,有的需要数小时至数天,初期症状也不明显,且多在睡眠等静息状态发病。
  总的说来,头痛、头晕,一过性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偏身麻木、感觉迟钝和肢体运动障碍、活动失灵,是中风的五大报警信号,中风高发人群要多加留心。临床实践证明,脑梗死患者发病6小时内若接受溶栓治疗,疗效非常理想,甚至可恢复至病前状态。而一旦超过6小时,基本不能再行溶栓。治疗只是减慢病情进展和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程度,疗效将大打折扣。

  糖尿病患者夏日保健早知道

  炎炎夏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安全度季并不容易。除了原来的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及适当运动)、药物治疗及监测血糖等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口渴多饮,谨防糖尿病来袭
  约有一半病人不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所以在感到口渴多饮时还以为是夏季的正常现象,对此应当心,应及早去查血糖明确诊断。有些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因口渴而猛吃西瓜,结果发生酮症酸中毒昏迷,造成悲剧。

  多喝开水,水果少吃
  已明确有糖尿病者夏季一定要多喝水,主要是白开水,否则脱水会使血糖升高。茶及咖啡中有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因此要适量,不能喝太多。不喝碳酸盐饮料,实在想喝也只喝无蔗糖的一种,以减少热卡摄入。夏季饮食应清淡,多吃绿叶蔬菜,少吃油腻肉类。夏季水果很多,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人,可适当吃一些,因水果中多含果糖,而非葡萄糖。但果糖摄入太多会影响血脂,故水果要选不太甜的,且一次不能吃太多。

  出游护足,勿使受伤
  夏季是旅游旺季,一般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享受这旅游乐趣,适当的活动对身体有利。但外出时要坚持用药和监测血糖。如去海滩旅游则要注意不能赤足行走。因病程久的病人大多有神经病变,在早期表现为手足发麻,感觉迟钝,此时只要护理好足,尚无大碍。但如赤足行走在海滩上,易被贝壳划破而发生感染,往往会因此发生坏死而需要截肢,造成严重后果。

  感觉不适,先测血糖
  糖尿病人因为气温过高,活动、饮食不当或情绪激动等原因而感到不舒服,甚至神志不清时,千万要注意首先检测血糖,要排除血糖波动造成的症状;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是疰夏等,有时立即输注葡萄糖液,会使病情恶化。

  胰岛素存放,禁冷冻慎冷藏
  对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来说,夏天如何保存胰岛素是个问题。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遇高温会变质凝固而失去生物活性。但是胰岛素又是体内生成的激素,它在体温下发挥生物效应。目前市场上的胰岛素大多为生物技术合成的人胰岛素或其类似物,少数为猪或牛的的胰岛素,这些胰岛素是透明的。其中添加另一种蛋白质后成为中效,则是混浊的。
  胰岛素的保存,因有没有打开使用过而不同。未打开的胰岛素,不论是哪一种都应该储存在2℃~8℃的冰箱冷藏室内,可以保存到其有效期,但是切记不能保存在冷冻室内。有人以为像保存鸡鸭鱼肉等蛋白质一样,将它保存在冷冻室内,将来要用的时候解冻,这不是可以使保存期更长吗?其实不对。胰岛素冷冻后再解冻时,不能恢复到其冷冻前状态。原来透明的液体内会出现结晶或微粒,原来混浊的液体内会形成较大的颗粒或块状物。此种解冻后的胰岛素吸收和剂量准确性都会有问题,因此不能再使用。还有一点要注意,即乘飞机旅行时,不能将胰岛素打入行李中托运。因为飞机的行李舱在高空中温度很低,只有零下几十度,会把胰岛素冻坏。因此上飞机时应把胰岛素随身带,民航局有规定,胰岛素虽是液体,但允许带上飞机。
  己经打开使用的胰岛素要看是一般用注射器抽吸的瓶装胰岛素,还是胰岛素笔的笔芯。如是前者,则抽取胰岛素后可放回冰箱冷藏。如是笔芯,则不能放回冷藏室。原因是前者是密封的,而笔芯上则有针头与外界相通。进出冷藏室的温度改变会使胰岛素液收缩或膨胀,使液体溢出,剂量不准。故胰岛素笔可置室温25℃左右约6周时间,即使放在口袋中接近体温,也可保存4周,可以放心使用。


 添加日期:2011-7-5 上午 10:49:08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昭光名师推荐
殷大奎
殷大奎
黄光民
黄光民
钟南山
钟南山
张国玺
张国玺
陈冬牛
陈冬牛
周玉杰
周玉杰
周琴璐
周琴璐
赵之心
赵之心
经典课程推荐
 精典选题及授课专家2
 精典选题及授课专家2
 精典选题及授课专家2
 精典选题及授课专家2
 精典选题及授课专家2
昭光健康系列读物
成语淘宝话健康
成语淘宝话
足疗暖身养生法
足疗暖身养
健康减肥五步走
健康减肥五
Copyriht 2011 by www.sunshine-health.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弹指科技 裴玉林 云华 互联 浏览本网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地址:北京市安贞西里仟村商务大厦A座1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1802 64425272 64418644 传真:010-64418642 邮箱:info@sunshine-health.cn
版权所有: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中心 京ICP备13051438号-1